【信息时间:2023-12-21 阅读次数:】
苏州市姑苏区双塔街道地处苏州古城核心,曾是苏州“子城”所在地,区域内历史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致力于加强非遗传承与传播,政协姑苏区双塔街道工委近段时间密集推出举措,助推街道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一个多月前,一场“融入式协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座谈协商会在双塔街道举办。会上,非遗技艺传承人代表将苏派盆景、苏州漆器等非遗项目带到活动现场,辖区非遗技艺传承人和委员代表们围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发展模式和困境等话题展开讨论。“面食技艺与民生息息相关,要从非遗项目的文化和社会属性着手,通过创意性和应用性设计,做好非遗技艺的活化传承。”汤面制作(枫镇大面制作技艺)传承人肖伟民说。针对非遗技艺发展的现实困境,不少委员建议,应该大胆尝试和探索,让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借助互联网或文化创意,从展品变成产品,实现产业化和品牌化。
近年来,双塔街道一边摸清辖区非遗“家底”,一边引进非遗项目、培育非遗传承人,积极挖掘民间特色项目并指导其申报非遗,为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目前,街道非遗协会已有31项非遗,其中1个省级非遗、2个市级非遗、28个区级非遗,还有7个准备申报的项目。”双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朱亚琴表示,街道正全力打造“非遗学院”项目,立足“非遗”保护传承,围绕行业聚力、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让“非遗”走进基层、贴近百姓,在利用使用中更好焕发生机。
摘自2023年12月21日《新华日报》 通讯员 双塔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