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11-23 阅读次数:】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姑苏区城市更新的载体之一,承担着重塑古城消费体验、文商旅融合等重要使命。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通过具有文化特色的空间载体和地方特色活动,增强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间的有效互动,唤醒历史老街的“市井味”和“烟火气”,点燃姑苏古城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日,虎丘街道联合苏州东方水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策划主办“‘朝花夕拾’方基上市集”活动,以极具代表性的精致苏式生活典范为媒介,植入茶寮、文创、国风、文艺等布置与元素,以新育旧,新旧交融,焕新历史文化街区本源性“文化底色”,“以花为媒”共绘新时代姑苏繁华图。据悉,本次市集将会持续至12月底。
“朝花夕拾”,弥漫姑苏精致烟火气
虎丘山塘地区自古与“花”结缘,《清嘉录》记载道“四月神仙花”“六月珠兰茉莉花市”“九月菊花山”……都可以窥见虎丘花农的身影。本次市集以“朝花夕拾”为主题,寓意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发展过程,将花瓣制作成花茶、花露、香囊等,从而收藏美好瞬间,让花朵的芬芳弥漫姑苏。
本次市集非遗元素满满,20个摊位中既有虎丘三花茶窨制技艺、苏州排(回)须技艺、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等非遗传人的技艺展示、文创展销,也有“藏在二十四节气里的虎丘”等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创商品,还有深受游客喜爱的梅花糕、鲜花茶等“花”元素饮品。
不同于以往的市集,这里大部分商品皆以“花”为媒,商家纷纷以花为原料或创作灵感,依托传统文化融入创意元素,有花朵图案的排(回)须香囊荷包、窨制而成的虎丘三花茶等,让市民游客感受烟火气和市井味的同时,营造别样的文旅体验。“在烟火气十足的古街,游逛古色古香的市集,真的是大开眼界!我从一门门手艺、一件件商品里感受到了苏州这座城市的精致与浪漫,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来自贵州的朱女士兴奋地说。
民俗“推荐官”,传播江南生活美学
春时嫩芽夏时茂,秋有红叶冬有雪。为进一步传播姑苏传统民俗与生活美学,虎丘街道依照二十四节气更替,记录下虎丘自然季节变幻的无数个细微时刻,制作成《藏在二十四节气里的虎丘》手绘涂鸦体验本和明信片。
市集现场,将由街道团员青年代表组成“七里红棠”民俗讲师团,通过“解读+推介”的形式吸引更多市民、游客来感知“岁时节令、传统习俗、民间饮食、民俗艺术”与姑苏文化融合的美好意境。
同时,为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升服务青年实效,街道还聚焦青年所需所盼精准发力,以共建单位资源为依托,提供更多传统文化体验服务,助力青年成长发展。共同传承姑苏文脉、讲好姑苏故事、传播姑苏文化。
浪漫夜游,点燃古城“夜经济”
入夜的山塘街人流如织,热闹程度更甚白天。粉墙黛瓦点缀着红灯笼,数百家特色商户依次排开,各种吆喝声、音乐声不绝于耳。环古城河、山塘河两岸灯火通明,仿佛笼着绚丽的薄纱。悠悠的河水,一直延伸向远方,而这条千灯闪烁的绚丽“纱带”,也随之向远处延伸。
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不断扎根于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传统的厚实土壤中,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在沉浸式演艺中展现出来,提升观众对艺术思想的体验,实现精神情感上的慰藉,引发观众深度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助推古城经济绽放新“夜”态。
市集期间,每周五、周六、周日18点、19点、20点,将会在朝宗阁二楼为游客带来苏式走秀、江南丝竹、曲艺相声、昆曲评弹等精彩演出。表演者将会身着旗袍、汉服等国风服饰,创造出一个具有江南韵味的浪漫文化空间,让观众“与古人对话”,实现感官与精神的双重沉浸。
未来,姑苏区将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打造“文化高地”“旅游胜地”和全域旅游“大景区”,致力于文化延续传承、资源活化利用,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城景融合,彰显“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新理念。通过完善业态布局,打造夜间经济消费链,拉长街区景区运营时间轴;完善夜间经济环境氛围,丰富夜间文旅消费产品,为进一步发展古城夜间经济增添新动能。
摘自2023年11月23日《扬子晚报》 通讯员 沈逸蓓 王焱 记者 张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