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5-03-05 阅读次数:】
近年来,姑苏区积极实施信息化项目造价评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信息化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昨天,记者从姑苏区获悉,自开展造价评估工作以来,姑苏区通过信息化项目造价评估,累计节约20%财政资金投入。在第九届中国软件估算大会上,“建立姑苏区电子政务造价评估体系,开展全区政务信息化项目造价评估”被评为2024年信息化造价优秀实践案例。
目前,信息化项目已成为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引擎。姑苏区近年来在智慧政务、智慧住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化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避免资源浪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姑苏区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姑苏区积极开展信息化项目造价评估,通过科学、规范的造价评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信息化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在实施信息化项目造价评估中,姑苏区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独立评审,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评估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规范、透明的原则,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对硬件设备、软件开发、服务采购等方面进行精细化测算,并充分调研市场行情,动态调整造价规范,实现历史数据的积累与分析,为未来项目造价评估提供参考依据,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去年,姑苏CIM+数字“孪生古城”平台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该平台经过信息化项目造价评估和专家论证,精细核算项目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节约了超过18%的资金投入。
摘自2025年3月5日《苏州日报》记者 胡毓菁 通讯员 蔡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