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07-23 阅读次数:】
近日,住在姑苏区吴门桥街道福星一村的居民们十分高兴,原来小区里的怡乐居会客厅正式开放。打乒乓球、阅读、画画、棋牌……阳光充足的怡乐居会客厅功能丰富,是福星一村居民日常最爱的去处。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各种休闲设施和场地,幸福感十足!据悉,为了让会客厅能够使用起来更舒心、运营更长久,福星一村的党员群众还自发成立了自治小组,负责维护会客厅的卫生、秩序、用电、安全等。
福星一村的怡乐居会客厅是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在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中着力打造的首批幸福场景之一。今年以来,该街道深入推进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工作,以住宅小区为主载体,聚焦“全龄段、全功能、全人群、全覆盖”,从共建、共治、共享“幸福里”出发,打造涵盖一老一小、便民惠民、共治共享、康养休闲等多方面的首批幸福场景,不断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共享幸福里 “阵地建设”延伸“幸福家门口”
每周三下午,在金塘社区的“金圆宝”党群服务驿站,“顾阿姨缝纫店”都会准时营业,修拉链、扦裤边、改腰身、补衣裤……各类缝纫服务一应俱全。
“‘金圆宝’党群服务驿站是共建单位中建方圆帮助我们精心打造的幸福阵地,社区针对金塘新村老年人居多的特点,引入‘海棠伙伴’,在这里集合了顾阿姨缝纫店、‘高警官普法’、家庭医生等队伍力量,并且将海棠服务项目清单化展示出来,每周固定时间提供服务,形成了‘养老+’的服务模式。”金塘社区党委副书记刘华介绍道。
据悉,今年,吴门桥街道全面提升“海棠花红”先锋阵地服务功能,全力构建“1510”党群服务圈,目前已打造“幸福场景”62个,覆盖44个小区。累计盘活闲置空间载体20处,并结合居民实际需求确定改造计划,切实打造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活动场景。
共治幸福里 “三驾马车”跑出“幸福加速度”
湄长新村北小区27幢和30幢之间原来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夏天蚊虫多,周边居民反映颇多。“我们小区本来就缺少休息场地,这片荒地可以直接改造成小游园,一举两得。”湄长新村北小区业委会主任诸葛权在“三位一体”党建联席会上提议。
社区、业委会、物业等多方讨论后,决定将荒地改造为小游园。在后续项目推进过程中,红色管家队伍全过程征集意见、监督实施,确保了小游园项目顺利落地。小游园顺利落地后,成了集饭后纳凉、日常议事、休闲健身、儿童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共享空间,为居民的幸福生活营造了新场景。
吴门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湄长新村北小区为试点,街道着力建设“红色业委会”,以业委会成立和换届为契机,优化成员结构,提高业委会成员党员比例,并组建党支部,同时,推动业委会主任兼任社区党委委员、支部书记、海棠先锋,实现组织、工作“双覆盖”,“目前已成立业委会(物管会)39个,其中30个已建立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76.9%。”
共建幸福里 “红色伙伴”构建“幸福共同体”
绘本故事系列课堂、“金色摇篮”科学育儿项目、师心为民“123”行动……今年,新城二社区聚焦儿童群体的需求,链接共建单位资源升级105㎡的儿童游乐区、儿童阅览室,每月定期开展服务项目,以“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共建单位接单”的运行模式,着力打造儿童友好家园。
着眼亲子关系的难题,新城二社区还定向链接沧浪中学林老师教育团队,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课,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配合开展明灯读书会、朗读者之夜等主题活动,以“空间+服务”打造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一路为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服务提升的根本是资源的链接。这一过程中,吴门桥街道深入实施“伙伴计划”,携手机关部门、国企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105家共建伙伴,为幸福场景精准赋能,今年以来推动79个共建项目落地见效,惠及1.3万余人,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接下来,吴门桥街道将持续细化落实、稳步推进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以党建力度提高民生温度。”吴门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摘自2024年07月23日《苏州日报》记者 严松 通讯员 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