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12-26 阅读次数:】
按需解忧
近期,姑苏区双塔街道人社中心牵线古吴轩、太湖雪、肯达美术馆等五家企业赴江西景德镇陶瓷学校开展政校企合作专项对接,通过企业人才需求和学校专业培养方向的精准匹配,五家企业分别与学校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九份,后期将在专业培养、岗位实习、定向招聘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
“为了有效拓展大学生‘招聘-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从‘象牙塔’到‘社会人’的迅速转变,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乐业’,今年,双塔街道深入开展政校企合作。”双塔街道人社中心负责人王俊说。上半年,街道牵线苏州恒信建设技术开发检测有限公司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检验检测认证学院达成合作,此次,又成功促成辖区五家文化企业与景德镇陶瓷学校的合作,为街道拓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提供了新路径,也成为街道提升基层人社服务质效新的探索。
提炼工作法,推进基层精细化就业服务
走进双塔街道第二联合便民服务站,处处彰显出“乐创、乐业、乐享、乐居”的服务理念。今年,街道人社中心对第二联合便民服务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进行了重点打造和升级。“以‘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升级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了人社窗口服务。”拥有二十多年基层人社工作经验的缪红梅是第二联合便民服务站站长。她说,这么多年的人社工作让她深深体会到基层人社工作的重点就在“精细化”,“硬件的提升让服务对象耳目一新,对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我们也能精准把握和针对性开展服务。今年,在街道人社中心的指导下,我们总结提炼了精细化就业服务工作法,也希望以此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通基层就业服务‘最后一米’。”缪红梅说。
大专毕业的小赵在短暂工作后辞职在家自考本科,现在本科即将毕业,她却迟迟没有落实工作。在人社专员的多次走访中,她所表现出的就业意愿都不强烈。于是人社专员为其建立了“一人一档”专项帮扶计划,并不厌其烦地上门做工作,为其开展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并积极为其牵线,最终,小赵成功入职某公益组织,实现了她从事社会事业的理想。“像这种情况,在基层就业服务中很常见,‘一人一档’的定制服务和‘铁脚板’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缪红梅说,针对初涉职场的应届生服务重点在就业心理和身份转变,针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服务重点在技能提升和创业指导,针对就困人员服务重点在岗位推荐。“通过对不同对象的需求把握和针对性服务,不断做实‘家门口’就业服务。”缪红梅说。
结合辖区特色,促进重点工作双向融合
11月底,双塔街道十全街举行专场直播带岗活动,不仅了吸引南林饭店、南园宾馆这样的老牌餐饮住宿企业,也吸引了半月斋、苏面传习所等新兴网红商家的参与。“十全街专场直播带岗提供23类56个工作岗位,充分展现十全街良好的创业环境,进一步推介十全街。”王俊说。
今年,双塔街道以基层人社服务提质增效助力打造十全街创新创业街区,推出“就创十全”服务品牌,主动走访十全街商家200余人次,汇编《十全创业指南》,以“创业开户”和“扶持提升”两个专题将市场准入、就创业政策、人才服务、用工指导等汇编成册,为新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保姆式的开业、用工指导。这一过程中,便民服务中心与街道司法所联动,开展“名家说法”6场,把普法讲堂搬入十全商圈,推动商户微协商、云调解,协商解决用工、场地租赁、社保缴纳等各类矛盾10余件。“我们围绕十全街举办多维度City walk和创业联盟活动,利用人才夜市、十全联盟、探店直聘等提升十全街和商户形象,推动十全街商业引流和创业带动就业。”王俊说。
融入时尚元素,提升全周期人社服务质效
近日,双塔街道成功承办区人社局退休人员金牌讲解员大赛,8名参赛选手围绕拙政园、虎丘、双塔等4条微旅游线路,以文化知识应答的方式讲述姑苏故事,展现夕阳风采。
“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既关系着企退人员的幸福养老,也是基层全周期人社服务的重要一环。”王俊说,对于企退人员的服务管理,双塔街道优化服务、展现风采、发挥作用三管齐下,围绕非遗传承、健康养生、兴趣培养等全年开展“海棠红韵·乐龄学堂”143场次,参与退休人员超3800人次,让“老有所学”内涵更丰富;通过“建家”工作,科学划分341个自管小组,在帮助社区开展信息采集、意见征集、政策宣传等方面发挥作用,让“老有所为”作用更大;全年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20余场次,营造浓厚尊老敬老氛围,让“老有所乐”成色更足。
在探索提升企退人员服务水平过程中,双塔街道不断融入时尚元素,除了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手工、美食制作等活动以外,还融入City walk、微旅游讲解、短视频制作等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鼓励老年人贴近时代,共享发展成果,“参与性、趣味性和时代感越来越成为街道企退人员社会化服务的特征,让老年人的生活也很时尚,让他们同步享受社会发展成果,让生活在双塔的老年人更有活力,已经成为街道提升全周期人社服务质效的发展方向。”王俊说。
摘自2023年12月26日《苏州日报》记者 严松 通讯员 巴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