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12-18 阅读次数:】
盘带,过人,一脚射门——球进了!
绿茵场上,一场激烈的足球赛正在进行,场外爆发出阵阵喝彩。
十二月的校园冷风瑟瑟,苏州市平直教育集团却是“热情似火”。不止足球赛,体育馆里的手球训练,田径场上的加速冲刺,甚至是户外开展的传统小游戏……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们利用一切时间、一切机会锻炼起来,红扑扑的脸颊和清脆的笑声成为冬日校园最美的点缀。
平直教育集团下辖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苏州市南环实验小学校、苏州市盘溪中心小学校、苏州市姑胥小学校、苏州市湄长小学五所成员校。集团自2020年成立以来,在“平直·根”的文化浸润下,各校以“一校一品”“一项目一特色”的方式,携手齐头发展,体育氛围越来越浓厚。
2021年,集团进一步牵手上海体育大学,借力高校资源,就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共建学校体育进行深度合作,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基本体育运动技能。体教融合形式由横向扩展到纵向延伸,集团体育教育迈上新台阶。近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教材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专家审读和一线学校试教。平直教育集团参与了新教材的专家审读、学生用书试教、针对性教研活动、学生座谈等工作。
从点燃学生日常运动的火热氛围,到成为以体育人的新教材试教点,平直教育集团正通过优化一个个小方面,积聚起“体教融合”的大能量,以“小”见“大”,努力为学生谋划出一条健康成长的幸福路径。
“三部曲”配合“二重奏”,让小学生拥抱大健康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以体育智、以体育人的新目标。
《意见》指导下,平直教育集团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5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同时以原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校为基石,设计实施趣味盎然的“大体育·大健康”课程,在“惠普大众+特色发展”的基础上,营造健康快乐的校园体育氛围。
“新课标要求,体育老师需指导学生学练多种运动项目技战术和参与展示或比赛,实现每个孩子都能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的整体目标。”平直教育集团总校长张萍介绍,集团各校的体育教学以运动技能为主线,不断丰富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内容,打造特色育人链条。
运动技能水平提升需要教师和学生持久且系统的教与学。集团体育教师在课程部的统一引领下,将基础性学练、组合性学练等形式融入大单元教学设计,尤其关注运动技能教学在不同年级间的进阶性。具体操作过程中,又结合本校特色,如南环实小的手球运动、盘溪中心小学的足球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上午10点05分,大课间铃声响起,南环实小的同学们直奔操场,列队整齐后,一起做起了手球操。欢快歌声里,大家还开展了接龙跑、跳长绳、踢毽子等体育活动……学生在日复一日的体育项目练习中,巩固运动技能。与此同时,集团各校利用板报、宣传栏等媒介,报道本校运动队或优秀运动员的事迹,营造活跃的参与氛围。
此外,基于学校的特色项目,平直教育集团制定了“校内班班赛—校级集团杯联赛—专业选拔性竞赛”机制,定期开展运动比赛,让全体学生感受参与运动竞赛的喜悦。
“教会”“勤练”“常赛”,已成为平直教育集团体育教学的“三部曲”。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体育课堂学生个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50%,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学生平均心率保持在140至160次/分。集团运用加速度计、心率表和计步器等,对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的累积进行有效监测;同时依托高校合作,完善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评估体系,建立体质监测制度。体育老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体育家庭作业,为学生开出个性化运动处方。
未来,集团还将建立基于网络及大数据技术的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平台,让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能够在平台获取学生完整详细的“体质健康分析”。人与技术的默契配合,似一曲“二重奏”,为学生科学、有效运动奠定基调,平直“大体育·大健康”的教育理念半径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延伸。
“纵”“横”相济破题老校之困,在小场地发挥大作为
平直实小地处子城中轴线,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但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利用现有学校空间提升学生体育活动水平越发成为其亟须解决的问题。
硬件设施是开展学生运动的关键,而平直教育集团五校皆位于古城区,场地受限是体育发展的一大瓶颈。
弹丸之地,如何在“螺蛳壳”里翻出运动新花样?实践中,集团依托高校合作,多重利用空间,打好“时间差”,为许多面临相似困境的学校描绘出一份可供借鉴的样板。
2023年,平直实小借助与上海体育大学的深度合作,启动“基于学校空间下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干预项目”,对学校课间活动、体育创新课以及大课间活动等全方位进行科学精准的干预。
项目为各个年级的样本学生提供了运动分析可穿戴设备,对于学生从课内到课外的各项体质健康数据,进行全周期动态采集和分析,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监测系统构建出多维智能运动空间,在此基础上精准设计学生体育课、课间及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
其间,上海体育大学的专家多次与学校体育组教师开展专题研讨会,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及改造,充分利用走廊、楼梯间、陪弄等空间,创新体育活动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切的体育活动,探索“小场地,大体育”的育人路径。
横向突破空间,纵向跨越时间。
学校调整课程作息时间表,在早晨第2节课下课后的35分钟大课间活动进行轮换组织,将3至6年级的学生分成两部分,交错进行户外的广播体操、武术操的锻炼和室内的手指操锻炼。同时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运动,如跳绳、踢毽子、跳房子等。
平直实小校长董晨表示,今后,学校还将进一步借助高校力量,尝试构建学生体质干预、横向分析与纵向追踪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最终形成集课堂教学、运动监控、评价管理于一体的体质健康发展新模式。
今年暑假,盘溪中心小学还完成了7人制足球人工草球场的铺设,圆了足球小子们的“绿茵梦”;姑胥小学焕新了校园里的塑胶步道,让操场的边界进一步“延展”……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于“不可能”之中寻找“可能”,在平直教育集团,“小场地”同样大有作为。
“一校一品”挖掘输送好苗子,以小特色促进大发展
日前,2023年苏州市姑苏区“区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成绩榜单发布,盘溪中心小学位列小学男子甲、乙组第一名,湄长小学位列小学女子乙组第一名。在小学的4个组别中,平直教育集团强势拿下3项“第一”,成绩傲人。
小小足球,聚力校园小操场,蓄势人生大舞台。
平直教育集团拥有盘溪中心小学、姑胥小学、湄长小学3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逐渐打响了“我在平直踢足球”的集团特色运动品牌。从“校长杯”到“集团杯”,每年5所学校共计举办“班班赛”200余场、校际赛20余场。
其中,盘溪中心小学作为江苏省内知名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小学校园男子足球项目上深耕十数载,硕果累累,共计获得“省长杯”第一名2次,“市长杯”前三名8次。“巾帼不让须眉”,近年来,在集团加快推进“体教融合”促进少年儿童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湄长女足成为一匹黑马备受瞩目,问鼎“市长杯”;姑胥的“铿锵小玫瑰们”亦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曾获“市长杯”第三名。
自2020年以来,集团向各级球队输送人才共计39人,其中04年球员任嘉懿曾入选国家少年U15集训队,07年球员郭昊、陈开忠入选国家少年U13集训队。2022年,盘溪中心小学还代表苏州市参加第二十届省运会,获得男子U12年龄组第三名。
好土壤培育好苗子。集团“一校一品”的特色体育项目,为越来越多学生铺就专业化发展的坦途。
八方来聚,踏水花开,“水上芭蕾”唯美绽放……花样游泳则是平直实小的特色招牌。早在1982年,该校就被命名为游泳传统项目学校。近年来,平直实小借助周边的环体路体育场、儿体校、游泳馆等资源,将其“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规划中。学校花游队曾获第十一届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小学组集体徒手操、集体棒操、双人棒操、双人哑铃操、团体等多项第一。
“场地舒适,教练专业,四年的训练中,我的成绩不断刷新!”五年级的沈钰涵同学就是在校队中成长起来的一名优秀选手,今年荣获全国青年蹼泳U系列赛暨中国中学生蹼泳联赛400米女子少年组第一名。她说,没有学校,便不会与花游结缘。
冠军“领跑”课程“领航”,铸小品格成就大梦想
“少年少年,强国有我!”2022年1月4日,世界举重冠军陈艳青走进平直教育集团,带领学生传递奥运火炬,并鸣枪开启学校“新年第一跑”。在主会场,南环实小的同学们高呼口号,跑出了“平直2022”阵型。
2023年,陈艳青又带来了一份颇具匠心的“平直行·七天健康生活打卡计划”,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带领每一个平直家庭开启健康生活方式,构建小学生家庭的健康生活范式。
近年来,平直教育集团开设体育类社团20余个,同时凭借榜样的力量,通过举办小型的、有延续性的、辐射广泛的体育文化活动,以校内带动校外、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上学日向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持续,不断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运动技能的动机、保持体育学习的兴趣,引导每一个平直娃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目前,基于新课标对培养学生体育品德、提高学生社会化发展水平的目标,平直教育集团正努力探索体育与德育、美育、劳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方式。任课教师将以运动为载体,结合不同科目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掌握调节情绪、应对压力、人际沟通的策略与技巧,从而适应集体生活,提升社会性发展水平,培育学生“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修养与节制、心灵的超越”六种积极心理品质,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心理健康基础。
体育教育的育人目标在于发挥体育“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综合育人价值。以运动技能和健康生活方式为抓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使之具备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体育兴则国家兴。正是在一个个‘小品格’的塑造中,平直少年们逐渐汇聚起逐梦未来的勇气。”总校长张萍表示,平直教育集团“体教融合”从最初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如今的以“小”见“大”,领跑出了“加速度”。未来,集团各校将继续在探索中勇毅前行,让体育成就教育——为学生擦亮健康成长底色!
摘自2023年12月18日《苏州日报》记者 徐靖怡 通讯员 陆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