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10-24 阅读次数:】
“您好,我是小棠,您的快递已经到达门口,请快来领取……”昨天,随着一阵悦耳的铃声响起,一个智能机器人出现在姑苏区相门绿郡3幢孙奶奶的门口,这让老人十分惊喜,“这个小棠真是帮了我大忙,不管什么时候,一通电话立马就送上门,也不用总是麻烦别人了,孩子们也不用担心我经常上下楼危险了!”孙奶奶提起这件事很是感激,对社区的智能机器人“小棠”称赞不已。据了解,“小棠”是姑苏区双塔街道葑溪社区发展“海棠物业+养老”试点引进的智能送货机器人,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葑溪社区第26个海棠先锋”,它不仅可以上电梯送外卖取快递,还可以陪老人聊天唱歌。
今年以来,葑溪社区切实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积极探索“党建+”模式,联合辖区共建单位、海棠先锋、网格力量、优质物业等,将智能设备和24小时物业融入到上门服务、人文关怀等养老服务中,助推“海棠物业+养老”的社区养老新模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服务,致力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就医“1+1”,服务快响应,形成全流程陪诊闭环
74岁的陈大爷身体不大好,每个月几乎都要到医院看病——“以往都是儿子早上五六点起床挂号,然后再回来接我,每次看病他至少得请假半天。”最近,社区开通“陪诊”服务后,陈大爷第一个预订了陪诊业务。“这个方便的陪护服务不用像以往看病那么早起,有工作人员替你楼上楼下交费、拿药、取化验报告,我就坐在诊室门口等着就行,特别安心。”陈大爷笑着说。
为解决辖区居民就医难的问题,今年,葑溪社区结合辖区优质的物业资源,与社区现有的志愿者服务队整合,实现资源优化升级,特别开设“社区物业伴您行”就医陪诊专线。“全面赋能社区为老服务人才队伍。”葑溪社区党委副书记朱越介绍,针对孤寡独居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居民,实行“1+1”快速响应原则,即“社区海棠先锋志愿者+物业管家”,共同陪同老人就医,形成一套包括智能出行、就医、问诊、缴费、取药一系列的全流程陪诊闭环,成为“家门口”养老服务的有力延伸。
求助“一键呼”,“无物业小区养老服务清单”解民需
10月10日晚上8点,社区网格员接到居民求助电话,家住后庄5幢的赵奶奶今年68岁,家中还有一个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她说家里的热水器坏了一段时间了,她和老伴都腿脚不便,子女也不在身边,实在找不到人维修,所以才来求助社区,希望社区可以派人上门修理。社区网格员接到居民诉求后,立即通过“物业大联盟”服务清单,联系朗诗物业公司,让网格员和物业维修工一起上门修理,还为其跑腿购买专用阀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维修,终于修好了热水器。赵奶奶对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上门服务表示感谢,并一再说“给我解决了大问题了!”
为解决辖区内老新村、零星楼宇等无物业小区居民的日常民生诉求,今年以来,葑溪社区联合“物业大联盟”,在“三张清单”的基础上,设立“无物业小区养老服务清单”。以“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解民之所忧”为服务理念,将24小时周到的物业服务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老旧居民楼,努力解决好居民的“急难愁盼”。
采买“有人陪”,补充老年人“床边、身边、周边”服务
除定期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健康义诊和便民集市、打造海棠服务站外,葑溪社区还赋能“海棠先锋”志愿者、助残助老志愿者、红色物业管家等力量,从关怀、健康、娱乐等多方面提供细心周到的颐养服务,有效补充老年人“床边、身边、周边”的社区养老服务。
最近,葑溪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组织志愿者和物业人员不定期上门陪伴买菜买药、聊天读报、家政清洁等,以陪伴式服务给予老人温暖;周期性开展水电气安全检查及小范围的家政检修,确保基本生活秩序;手把手教老人使用微信、订外卖网购等,积极帮助老人融合新时代生活;组织丰富的歌舞社团活动,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营造更温暖的社区养老环境。
“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参与,撸起袖子加油干,将‘海棠物业+养老’的社区养老新模式做深做实,通过打造智慧养老场景、开设智慧养老设备等项目,打造更多切合辖区实际、满足居民需求、符合社会期待的养老服务体验,让辖区的老人安享幸福晚年。”朱越说。
摘自2023年10月24日《苏州日报》记者 严松 通讯员 赵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