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04-18 阅读次数:】
举办就创业活动和青年干部培训
近日,一支由虎丘山风景名胜区青年讲解员和姑苏区虎丘街道青年干部组成的“七里红棠民俗讲师团”走进留园社区,为该社区的孩子们讲解了“吃春”“品茶”“赏花”等谷雨节气习俗,同时还带来了讲师团参与制作的“藏在二十四节气里的虎丘”手绘涂鸦本,让孩子们体验了一次趣味横生的节气课堂。
据悉,这支青年讲师团已经“承包”了19个社区的节气活动,成为该街道文化领域不可忽视的青年力量,这也是虎丘街道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作出的探索。今年,该街道打造“海棠成长圈”,致力于在城市空间及业态更新中融入青年友好元素,整合文旅和服务资源打造有幸福感的生活环境,同时积极举办就创业和培训活动,为青年搭建实现价值的舞台,让青年与古城在“双向奔赴”中共同成长。
改善基础设施、引入新兴业态,让古城“硬件”对青年更友好
“现在上班方便多了,产业园门口多了共享单车停放点,园区内也新增了很多休闲设施和适合拍照的打卡点。”在江南智造产业园工作的刘旭说,他上个月参与了虎丘街道青年社情民意联系日专场,反映的交通不便、环境设施老旧等问题得到了改善,身边的年轻同事都觉得工作更顺心了。
为了让古城空间更友好地吸引青年,虎丘街道启动了城市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活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用行动演绎着城市的年轻“蝶变”。在山塘街薛家湾,专业园林公司和附近的居民在水岸边种植了小月季、迎春花、蔓长春等多种花卉,为水巷增添了色彩和活力;在阳光城花园,以“山塘七狸”为主题的景观小品吸引青年纷纷驻足合照、流连忘返,这些地方成了青年心中的“网红”打卡地,也为大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打造了一处静谧的休憩场所。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活跃在姑苏古城中,新兴业态在这里生根发芽。走进山塘主街,路过古街老巷,都能发现青年创业者留下的痕迹。上周末,山塘街雕花楼艺术馆正式开馆,首展就吸引了众多关注,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留下了打卡心得。“一家家古味中夹杂着新潮、烟火气伴着文艺范的店铺,为这座城市解锁了更年轻、更前沿的生活方式。”来观展的大学生秦辉说。
整合文化资源、提供周到服务,打造具有幸福感的“软环境”
温暖的春日周末,一艘画舫船缓缓从山塘桥洞里流淌而过,传来阵阵诵读声。这是虎丘街道联合苏州山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七里红棠·青年书香号”水上游览线,20多位来自虎丘街道企事业单位的青年坐着游船,聆听随船金牌导游讲解的各景点相关诗词。青年们通过参与诗词互动、打卡拍摄短视频,还获得了奖品。
坐拥虎丘山、山塘街、西园、留园等景点,虎丘街道充分挖掘这些文化资源,结合青年喜欢的形式,开发精品研学观览体验线路,让他们深度品味姑苏古城、古街、古巷文化,在游玩的过程中品读“苏式生活典范”。除了“青年书香号”,虎丘街道推出“七里红棠·青心守护”青年学习社线路,包括白居易纪念苑、江南织造府、海市山塘等点位,还有剧本杀、汉服直播、短视频大赛等互动性较强的打卡方式。
除了丰富青年的业余生活,为他们降低“一老一小”的照护成本也是虎丘街道的青年工作重点之一。前段时间,阳光城花园社区团支部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到,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合理安排空余时间成了家长们的心事,为此,社区联合苏州图书馆阳光城分馆推出“阳光乐学”课堂。在这里,青少年们有专业的学习设备,学习专注时长达标能获得文创产品,还能参与民俗活动,体验传统文化。在老年服务方面,虎丘街道的清塘、观景综合未来服务中心于近期投入使用,进一步丰富了十五分钟养老圈,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助医、助餐、助娱等服务。
举办就业活动、引导为民服务,搭建干事创业的多样“舞台”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不仅要让青年来到姑苏,更要让青年留在姑苏干事创业。
前段时间,姑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虎丘街道、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家门口的人社服务站”暨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专场招聘会,邀请中国石油江苏苏州分公司、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苏汽集团、牙博士等65家用人单位到场,为毕业生提供了近2000个就业岗位。
此外,为更好、更有效推动青年在一线实践并成长,扩大青年干部在基层锻炼的广度和实践的深度,虎丘街道打造了青年干部成长的“海棠成长圈”,实施“七里红棠 雁阵工程”青年干部培养计划。“我们一共设置了五个项目,将后备队伍以及挂职锻炼人员分为五组,按照每季度一主题一培训的计划持续推进,不断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能力。”虎丘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青年干事创业的舞台不仅在企事业单位,更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今年以来,虎丘街道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积极引导青年力量助力社会高效能治理,目前已累计注册2万余青年志愿者,组建青年突击队等队伍30余支。通过参与各社区的党建为民服务项目,青年志愿者们主动加入基层文明创建、文化服务配送、为老服务等工作中,在姑苏实现了自我价值,找到了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摘自2023年04月18日《苏州日报》记者 刘达 通讯员 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