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01-20 阅读次数:】
2022年,双塔街道围绕“历史葑门,文化双塔,品位街巷,幸福社区”的建设思路,做强子城核心竞争力、凸显产业发展硬实力、做优为民服务软实力
位于姑苏区十梓街116号的顾廷龙故居,作为市级控保建筑,是“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以“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为原则完成修缮,让老宅重新焕发出生机。近日,姑苏区双塔街道与泰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名城保护集团于顾廷龙故居召开现场推进会,沟通协商加快推动泰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入驻顾廷龙故居步伐,随着优秀税源企业的入驻,这座古城老宅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逐渐“苏醒”。
2022年以来,双塔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历史葑门,文化双塔,品位街巷,幸福社区”的建设思路,全力做好古城保护更新利用工作,并持续做强子城核心竞争力、凸显产业发展硬实力、做优为民服务软实力,传承历史文脉,推进有机更新,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魅力“子城”。
传统非遗文化的创新式发展;古宅的修旧如旧、活化利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打造……一幅以“幸福”为底色的斑斓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发挥特色产业优势 激活古城经济“细胞”
2022年9月,双塔街道邀请苏州中学校友会上海分会来姑苏考察参观,并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共谋古城经济发展。会上,双塔街道与苏州中学校友会上海分会签订招商合作意向书。这次招商推介会是双塔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双塔街道辖区内府学文化深厚,聚集了沧浪实验小学、振华中学、苏州中学、苏州大学等20所教育名校,先后培育出了91位院士和众多的优秀校友,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提下,双塔街道充分用好苏州大学、“苏州中学校友会上海分会”“上海品牌创新孵化中心”、西大常熟研究院等纽带资源,不断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搭建平台载体,做好服务工作,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古城,也充分利用校友会资源,为街道税源经济的引入开辟新的常态化渠道。
此外,双塔街道还聚焦产业园、楼宇经济,“腾笼换鸟”盘活资源,“筑巢引凤”聚链强群,累计盘活29651平方米闲置用地,成功打造锦帆文创园以及新联大厦两个亿元载体,完成安和锦南环东路“一带一路”、M+驻这里(苏州大学科技创业园)等产业园提升改造,打造配套完整的特色产业园区,以贴心的服务,确保招商项目“落地即开业”,审批“一次就办成”,让项目第一时间启动、让企业第一时间获益。“街道辖区内共有市场主体近1.6万家,不仅入驻了苏州中亿丰科技有限公司、泰丰文化等成熟的文化科技龙头企业,也引进了创意设计、咖啡手作、演艺清吧等丰富业态,让子城周边的这方土地成为文化产业新高地。”双塔街道党工委书记倪俊说,街道希望通过载体焕新、优质服务引进符合子城发展定位的优质项目,让更多力量共同参与辖区建设,谱写双塔街道常创常新的崭新画卷。
接下来,双塔街道将对照《保护区、姑苏区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苏化厂重点地块,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产业;布局沧浪亭、人民路沿线文化产业地图,打造文商旅融合新典范;推进顾廷龙故居、金城新村、章太炎故居等古建古宅招商活化利用,为产业升级提供重要空间,赋能古城蓬勃发展。
丰富民生服务内涵 提升“家门口”的幸福感
二郎巷37号大院盘活公共空间,将原本的菜地夷为平地,腾出来的空地全部规划为小区停车场;南园花苑小区边角地“变废为宝”,拆除废旧设施,对原有私改车位进行修整利用,优化新增车位20余个;百步街社区“见缝插针”,利用拆违章建筑,改造成停车位……近日,在双塔街道不少老旧小区内,原本脏乱的私人菜地、卫生死角、违章搭建通通不见了,变成了老小区最需要的停车位。一直以来,双塔街道始终将“群众没有不满意”作为日常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结合“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将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2022年,双塔街道累计处理网格工单超2万条,答复群众诉求700余件,建立绿化修剪、基础设施维修等民生小事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关键小事第一时间发现、最快速度解决。
面对古城空间小、老年人高度集聚等特点,双塔街道积极应对辖区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模式与为老服务品牌的多渠道创新。去年10月,双塔街道大公园社区成功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社区按照“家门口”“一站式”的建设理念,充分发挥社区养老的“枢纽”作用,实现设施在“家门口”嵌入、服务在“家门口”做实、资源在“家门口”集聚,织密“15分钟幸福养老服务圈”。2022年,双塔街道先后建成宏葑、网师巷2个日间照料中心与定慧网师巷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截至目前,街道共有3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7个日间照料中心、11个社区助餐点,构建起高质量全覆盖、高水平全天候、高品质全方位的古城养老体系。此外,双塔街道还链接整合辖区资源,成功打造大公园片区“幸福子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在休闲运动、医疗教育、文化产品的供给上做到全场景、全方位、全阶段,为居民提供贴心便捷的各类生活服务,让居民的幸福“近在咫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2023年,双塔街道将深入推进‘美好社区’建设,推广大公园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经验,加速推进网师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不断提升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感。”双塔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足“绣花功夫” 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密码”
近日,姑苏区子城历史文化街区获评苏州市“美丽街区”。子城片区美丽街区位于古城中轴线,面积约1.09平方公里,区域内人文历史璀璨,公共服务设施云集,文化密度高,故居古宅历史遗存丰富。近年来,街道围绕“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总体要求,通过绣花式城市管理精细化推进“靓丽姑苏”“净美街巷”“三横三纵”“净姑苏 创文明”等专项行动,借力微更新、片区改造推进整体保护及基础设施提升,不断增添子城片区美丽街区的生机和活力。
2022年,双塔街道坚持以精细化管理织好城市管理“双面绣”。根据全区“一年冲刺行动”要求,街道全年拆除违法建设472处、拆违总面积10.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拆违总目标;同时,成功创建“沧浪亭”“木杏片区”等4个无违建示范区和公园路、锦帆路等6条无违建示范路,率先完成三级挂牌督办违建案件摘牌,率先实现涉安全隐患类违建治理清零。与此同时,双塔街道积极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升级,以网师巷片区为试点,统筹实施“景区带动街区”提升工程,今年,带城桥47号、相王路49号获评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市级示范点。“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解决疑难杂症,街道还积极搭建疑难事项联席平台,扩充专业性调委会、法律咨询、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力争在‘家门口’解决百姓的难题。”双塔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双塔街道还将继续以小宏葑、附一院、甫桥下塘周边区域为试点,加快“共享物业3.0”版建设,补齐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无物业管理等短板,真正把服务管理做到老百姓身边。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点亮双塔文旅热力图
在金普顿竹辉酒店起床,到同得兴吃一碗苏式汤面,去文庙感受千年府学,在沧浪亭感受江南园林,再去双塔市集喝一杯咖啡,沿着官太尉河骑上小绿车到十全街……2022年,双塔街道在“2022姑苏孔子文化节”启动仪式上,发布“君到苏州·漫游子城”新线路。该线路把辖区最具特色和人气的酒店、街巷、园林等点位串珠成链,有沧浪亭、网师园、罗汉院双塔、文庙等古城老牌热门目的地,更有双塔市集、十全街、竹辉环宇荟等一批新晋热门目的地。
文旅资源丰富是双塔街道最鲜明的特征,也是其发展最具吸引力的软实力。近年来,街道文化作品不断出新,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了文化整理项目《风物满子城》,与辖区园林管理方共同推出《夜游网师园》《浮生六记》等非遗创新项目,2022年更全新推出了《寻踪·品位街巷》《寻迹·古宅记事》《寻梦·诗赋江南》系列刊物;成功打造了双塔市集、同德里、同益里等网红打卡点,先后推出了“红色摇篮”“走读子城”等12条微旅游线路。2022年,双塔街道更是集聚辖区颜文樑纪念馆、吴作人美术馆等10家文化场所,组建“双塔文化场所联盟”,进一步发挥文旅集群效应。
“为了将文旅资源融入古城发展,做精苏式生活典范,双塔街道正在积极构筑子城‘三纵三横六高地’版图。”倪俊介绍,一纵是指人民路,双塔街道将整合苏州文庙、苏高中历史资源,打造孔子儒家以及范仲淹府学等传统文化高地;以五卅路为二纵,以五卅路(大公园)片区保护工作为主要契机,联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五卅路纪念碑,构建苏州红色文化高地,永葆红色基因;以官太尉河为三纵,联动定慧寺巷、罗汉院双塔、双塔市集、盛家带等小巷,构建苏式生活品质高地,打造苏式生活样板;以十梓街为一横,联动苏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姑苏学院以及周边苏州一中、十中、沧实小,构建苏式教育高地,擦亮教育高地名片;以十全街为二横,联动沧浪亭、网师园,以浮生六记、游园惊梦等文化IP为媒介,构建苏式园林高地,传播江南文化;以竹辉路为三横,联动竹辉金普顿酒店以及竹辉环宇荟商业综合体,构建苏式文商旅消费高地,打造古城新地标。
摘自2023年01月20日《苏州日报》记者 严松 通讯员 周筱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