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2-12-09 阅读次数:】
红动万家灯火 点亮城市生活
城市是人民安居乐业之寓所,是企业创业干事之沃土。姑苏区苏锦街道充分利用城市党建“红动力”,深耕十六载,牢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根系工程”。
今年以来,苏锦街道以“红动万家灯火 点亮城市生活”为主题,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以平门塘水系为主轴,以城市生活广场为中心窗口,辐射万达商圈、万融国际、国发大厦、花锦汇邻等区域,打造“红火平门塘”党建生态圈。
织密党的组织体系 拓展城市共建“朋友圈”
以入户走访为手段,与居民“聊家长里短,问生活冷暖”,丈量走访联系“大地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主动发现、随时上报、高效处置,健全精细服务“微网格”……苏锦街道13个社区、351名“海棠先锋”发挥“桥梁”作用,面向辖区楼宇、小区3.2万余户居民开展常态化走访联系,用真情织密党群“连心网”。
“海棠先锋”是苏锦街道根据姑苏区委“三聚力三提升”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健全“一纵三横、多维共治”组织体系而建立的党群联动工作队伍。
“一纵”指纵向扎实街道“大工委”、区域党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大支部、“海棠先锋”五级组织体系,作为五级组织体系“末梢”力量,“海棠先锋”重点发挥着“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作用,履职以来,累计收集小区居民、企业员工意见和建议830余条,解决“急难愁盼”260余件。
“‘三横’指横向织密功能型共治党组织、项目党组织等,‘多维共治’指凝聚‘两新’组织、共建单位、驻区单位党组织等力量。”苏锦街道组织人事局局长刘宝荣介绍,经“海棠先锋”积极走访联系、织密党群“连心网”,一个个功能型共治党组织建立起来。在苏锦一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由苏锦一社区党委、苏锦一村物业、居民党员和“海棠先锋”组成了辖区首个小区共治党组织。 “小区改造是大好事,但居民停车就比较困难。”“能否增设临时停车场以解‘缓冲期’的烦恼?”在每月定期开展的“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中,苏锦一村“四合苑”小区党组织围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就“停车难”问题提出建议。了解情况后,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协同工程项目组在“四合苑”西侧空地增设了临时停车场,打通围墙、开辟通道、设立临时保安亭,近百个车位有效地缓解了停车难题。
而在翠锦苑小区,街道联合火车站社区党委、鼎盛物业,共同打造“凝心聚力 红韵翠锦”红色物业工作品牌。聚焦翠锦苑小区老年居民占比较高,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等实际,为高龄、独居老人等提供清洗空调、清理垃圾等上门服务,实现物业管理精细化、物业服务零距离,为进一步建设小区共治党组织打下了基础。
“去年,辖区金域平江花园小区物业和城市生活广场楼宇物业被评为2021年度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省级示范点,为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做好居民小区、商业楼宇物业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刘宝荣说,“今年,在苏锦一村、翠锦苑等小区试点基础上,我们将推动共治党组织在民生实事项目上建设、在红色物业工作上深化,实现45个小区应建已建率达100%,并逐步探索建立楼宇共治党组织,分区域、分领域建强区域党建联盟,拓展城市共建‘朋友圈’,凝聚起‘多维共治’的深厚合力。”
健全党建阵地体系 打造城市便民“服务圈”
“平时我们经常来这里充电,一般坐在车里休息。现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费加热水,还配有沙发、书本,可以在充电的半小时里得到充分的放松,真是方便又舒心。”近日,曹操出行司机支师傅来到人民路花锦汇邻中心为车辆充电,体验了“红色共享加油站”的便利服务。
据悉,“红色共享加油站”是苏锦街道围绕“红小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品牌,面向外卖员、快递员以及网约车驾驶员打造的“海棠红韵”微阵地之一。阵地提供8个充电桩、78个停车位,配有沙发、饮水机、急救医疗箱、迷你后备厢、“先锋书架”等,在提供舒心充电体验的同时,满足小哥们的休息、饮水、学习等需求。
在苏锦街道,像这样的“海棠红韵”微阵地共有97个。其中,既有深入商圈、楼宇打造的“邻里红韵”阵地——位于苏州火车站北广场的运河有声图书馆,设有运河文化展示区、有声阅读角等,为来苏旅客、火车站周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充电休息、旅游导览等服务;位于好百年国际商业广场的产业园党建工作站,入驻专职党建指导员,为产业园企业提供产业对接、科技金融、人才激励等“一对一”服务。
此外,还有深入小区、物业打造的“小巷红韵”阵地——位于新天地家园南社区的“海棠驿站”是社区依托“乐益家园”党建品牌,打造的“知民心、汇民意、解民情”的服务窗口,为居民提供学习、议事、休闲的开放空间;位于万达二社区的“海棠新邻空间”是社区利用闲置阳台打造的户外休闲阵地,居民由“参与者”变“管理者”,负责空间的日常运营和维护,有效激发了参与自治的热情……97个微阵地有效延伸了党群服务触角,构建起城市便民“服务圈”。
为推动城市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实现党的组织在一线建立、资源在一线集聚、作用在一线发挥、难题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供给,苏锦街道以城市生活广场为中心,辐射万达商圈、万融国际、国发大厦、花锦汇邻等区域,串联起“红火平门塘”党建生态圈内的“1+13+97”个党群服务阵地——1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1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97个“海棠红韵”微阵地,勾勒出“绣美苏锦”红色地图。
在盛汇平江雅苑,全新建设的700余平方米锦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刚刚落成。苏锦街道与苏州图书馆共建,打造全区最大的社区图书馆;融合年轻时尚元素,打造以茶咖休闲为主题的户外“小巷红韵”微阵地;以健身舞蹈、共治议事、便民服务等为主要功能,打造近百平方米“海棠共享空间”。锦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延伸中心南侧“方隅公寓”人才公寓服务功能,为社区新居民包括人才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做实产业生态体系 构筑城市发展“动力圈”
“去年,街道打造‘灯火平门塘’夜经济品牌,在国庆期间实现五大商业体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35%以上,有效激发了商圈产业活力。”街道党工委书记何强介绍,“今年,街道延伸‘灯火平门塘’工作经验,深化‘城市大党建’理念,打造‘红火平门塘’党建生态圈,在织密党的组织体系、健全党建阵地体系基础上,探索建设产业生态体系,构筑城市发展动力圈。”
依托“产业链上的”党群服务阵地,苏锦街道成立了一批特色行动支部,多维度做实产业生态体系。聚焦人才发展生态提升,街道将依托全新的锦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锦尚添花”行动支部,联合“方隅公寓”专业团队、“网格大支部”及社会组织力量,通过延长社区图书馆服务时间、定期开展“人才大咖汇”“苏式文化节”等活动,带动人才党员加入共治党组织、共建“周末社区”,在基层治理一线汇聚共治“金点子”。
通过主动对接银行、金融机构,实现“政银企”三方联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通过主动对接人社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通过组织申报纾困帮扶资金,帮助企业提振复工复产信心……聚焦企业发展生态提升,苏锦街道依托楼宇、产业园党建工作站,发挥“舒心锦囊”行动支部力量,帮助25家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50余件;依托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发挥“红色代帮办”行动支部力量,为企业提供办证办税、社保医保、职工培训等代帮办服务,用“线上+线下”贴心服务让企业更舒心。
为了进一步吸引高质量创新创业项目和高水平人才团队赋能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多支行动支部合力开展国际精英创业周、人才项目签约等活动,成立“科创CEO百人会·姑苏中心”以及“苏州姑苏数字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先后与“姑苏区智汇姑苏”双创大赛科技人才路演赛第一名苏州星斗智能、双创人才项目博睿志诚等人才项目成功签约。第十四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期间,街道累计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4.5亿元,实现了领军初创、生态平台、内容生产、科技金融的产业链全覆盖。
“近年来,苏锦街道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头部企业招商,在姑苏古城北部绘制出一幅生机勃勃、人才济济、欣欣向荣的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画卷。”何强说,“下一步,苏锦街道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坚持‘城市大党建’理念,全方位做强‘红火平门塘’党建生态圈,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协同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城市党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摘自2022年12月09日《苏州日报》记者 李渊 通讯员 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