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2-11-22 阅读次数:】
姑苏区双塔街道持续提升古城人居环境,做好文化输出,推动子城文化资源在新时代发挥出更大优势——
唱响古城有机更新的“子城”乐章
走在深秋初冬的子城街头,渐黄的银杏叶为人行道铺上了金黄色的地毯,拐进任何一条支巷,干净整洁的地面和两旁的粉白民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美景,熟悉的吴侬软语散发出浓郁的苏式韵味。
古城保护工作要保持建筑的原真性、空间的连续性,最大程度保护好古城的历史记忆、街巷肌理和文化特色,积极推进有机更新,不断提升古城品质。近些年来,双塔街道不断摸索、实践,依托辖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古建老宅修缮利用的同时,推进背街小巷针对性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推门即景”的人居环境,并立足“文化双塔”品牌,打造全域旅游精品路线,做好苏式文化输出,把子城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古城保护,保护的不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古建老宅,更是传统的苏式生活细节和延绵千年的原生态古城邻里关系。在城市治理、环境提升、文化凝练等多方面去展现,才能真正唱响古城保护的双塔‘乐章’。”双塔街道党工委书记倪俊说。
消除“旧患”、补齐“短板”
有序促进古城“新陈代谢”
9月30日,姑苏区蔡家村、肖金村协议搬迁项目定销房挂牌选房工作启动,136户搬迁居民选到了心仪的新房。蔡家村、肖金村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较为典型的开放式城中村,房屋年代久远,私搭乱建严重,环境面貌脏乱,安全隐患众多。
2020年10月1日,双塔街道正式启动蔡家村、肖金村协议搬迁项目,共计协议搬迁居民212户,总计49962.72平方米。今年8月,随着蔡家村、肖金村地块中最后一片房屋(牛皇庙)的正式拆除,蔡家村、肖金村协议搬迁项目实现整体清零。
征收搬迁,是推进城市“新陈代谢”的重要一步。今年9月份,针对蔡家村牛皇庙搬迁难题,双塔街道主动联系资源,跨区协调吴中区郭巷街道崇福寺,最终妥善解决了牛皇庙搬迁问题,使得蔡家村地块得以整体开发利用,为古城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近些年来,双塔街道轮番召开工作推进会,关注征收地块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耐心细致做好政策解读,相关工作人员化身“老娘舅”上门入户,将情、法与理说透彻。自2021年至今,街道累计完成征收搬迁2.3万平方米,完成蔡家村、夏莲路等10个征收项目搬迁任务,5年期以上项目全数清零。
与此同时,双塔街道里河、木杏等片区交通安防改造,定慧寺片区两小改造,朱家弄、南林苑、南园花苑等老新村改造,翠园湖、竹辉河、南园河、羊王庙河环境提升,大公园片区架空线整治,里河、横街等农贸市场改造以及“美丽楼道”全覆盖等实事工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辖区内飞线、外墙脱落、道路破损、车库通电、雨污水落管等共性问题进行全覆盖提升,有效补齐古城基础设施薄弱短板。
“正是这样的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古城的‘顽疾’正一点点被解决,为古城发展腾出了空间,也切实提升了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双塔街道办事处主任孙强生说。
提升“颜值”、充实“内涵”
让古城背街小巷成为文化“窗口”
背街小巷是城市建设中的“细枝末节”,双塔街道辖区内的“毛细血管”却处于颜值“C位”。近日,皇废基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点,50多米长的街巷“改头换面”,颜值爆表。“斑驳的墙皮被修补妥当,破损的路面平整了,一些转角的空白区域还被画上了漂亮的彩绘图,皇废基成为了古城文化的一个窗口。”家住附近的居民万茜茜说。
皇废基的“换新”是双塔街道做靓精细城市管理的缩影。这两年来,“魅力子城”“翠园湖”2处无违建示范区,平桥直街、民治路、乌鹊桥路、五卅路、十全街5条无违建示范路建成,凤凰街成功申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十全街、大公园片区等主次干道增添了花箱……子城的角角落落都在悄悄变美,提升城市景观水平的同时,也让子城凭借颜值成功“出圈”,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目光。
“十全街的爆火,是我们街巷文化工作的一次成功实践。”双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亚琴表示,这两年来,街道重点打造网红十全街,不仅对街巷两侧及其支巷中的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提升市民、游客的视觉享受,每个月都会在十全街举办一场活动,邀请市民来这里“打卡”体验,让市民亲身感受十全街十年间的焕然一新。“7月份启动‘苏潮主理人发现计划’,8月份举办‘漫步十全·悦享姑苏’漫步生活节,9月份开展‘我在十全看姑苏’Vlog分享活动等,我们就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项目活动,赋予十全街全新的内涵,放大古城街巷的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双塔街道成功打造双塔市集、同德里、同益里等网红打卡点,先后推出“红色摇篮·初心之旅”“葑溪之上”等12条微旅游线路,结合“姑苏八点半”推出“书香姑苏·十全夜读”系列文化活动,使辖区的背街小巷也有了丰厚的现代文化内涵。
盘活“资源”、展现“活力”
深耕文化底蕴做实“全域旅游”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音乐会在苏州文庙大成殿月台前精彩上演,让观众体验了“丝竹江南、情韵姑苏”的音乐魅力和美学风采,展现出了江南古城的美丽风景与生机活力。这场音乐会是以千年府学文化为基石,将民族音乐会作为新载体的尝试,致力打造一个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双塔群众文化品牌。这些年,双塔街道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梳理提炼出“红色文化、街巷文化、市井文化、宅院文化、店堂文化、府学文化”六大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创新传承,让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9月28日,双塔街道在“2022姑苏孔子文化节”启动仪式上,发布“君到苏州·漫游子城”新线路。该线路并非全新塑造,而是把辖区最具特色和人气的酒店、街巷、园林等点位串珠成链,有沧浪亭、网师园、罗汉院双塔、文庙等古城老牌热门目的地,更有双塔市集、十全街、竹辉环宇荟等一批新晋热门目的地。与其说是一次全域旅游推介,不如说是一次区域魅力值、活力值的生动展示。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文化延续传承、资源活化利用,将城市记忆、生活场景、文化片段、街巷空间融为一体,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城景融合,彰显‘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新理念,盘活古城深厚的文化资源,才是更深层次的保护。”倪俊说,除了打造精品路线以外,双塔街道还打磨了高质量的文化精品之作,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文化整理项目《风物满子城》,与辖区园林共同推出《夜游网师园》《浮生六记》等非遗创新项目。今年,推出了《寻踪·品位街巷》《寻迹·古宅记事》《寻梦·诗赋江南》特色系列典籍。原创群文作品小戏《让园》三上央视,评弹《吴地课堂》获得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原创红色舞台剧《丁香花开》获苏州市繁星奖最佳人气奖。
摘自2022年11月22日《苏州日报》记者 严松 通讯员 周筱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