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04-17 阅读次数:】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调研姑苏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姑苏区聚焦古城停车治理难点,围绕市民、游客出行停车难点、难点,系统研究推进智慧停车相关工作,全力推动停车设施智能化发展,逐步构建全域停车智能化管理体系,提升古城停车智能化治理水平和信息化服务水平。
一是筑牢智能化设备应用基础。一方面,因地制宜推动全域道路停车智能化全覆盖。综合考虑道路区位、建设条件、计费方式、供需关系、泊位周转等影响因素,实行“一路一策、一位一案”,制定针对性停车智能化改造方案,2024年将在现有智能翻板、高低位视频设备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巡检车、地磁+PDA等设备,计划完成不少于1500个道路泊位的智能化改造,提升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普及停车场智慧道闸设备。不断应用技术手段推进停车场的开发与应用,依托智能化设备集成能力,综合运用设备更新、数据对接、“魔盒”加装等方式完成在管停车场、新接收停车场的智能化升级,推动停车更智能、支付更便捷、服务更规范。
二是提高车辆离场效率。根据市级相关工作要求,加快推动公共停车“通停通付”,积极优化停车场出场方式,2024年计划对接150处公共停车场、30处配建停车场系统至市级通停通付平台,助力实现“一个平台,一次注册,全市通用”目标,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优质的线上公共服务。同时,积极协调停车场经营单位开展无感支付功能开发,将车牌识别技术与免密快捷支付技术结合,实现车辆入场自动识别计费,离场自动结算扣费的智能化服务,加快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城市智慧停车管理模式。
三是创建立体停车建设示范工程。充分挖掘立体停车场建设的空间资源,梳理现有及规划停车场用地、金边银角闲置土地、搬迁腾出土地、公园绿地、学校操场等建设载体,2024年计划对张思良巷停车场实施机械化、立体化改造,在古城先行开展立体停车场建设试点,积极协调推动平面停车泊位立体化发展。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土地使用权人利用自有土地增建停车设施并对外开放,引导产权单位自主投资或与专业化停车建设运营单位开展合作。
四是提升线上停车服务体验。优化完善姑苏智慧停车平台,综合利用5G、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探索开发“互联网+”智能停车服务新模式,完善停车平台市民服务端口基础功能。深度挖掘停车数据价值,优化提升查询、导航、缴费等功能,智能推荐用户出行目的地及周边停车场,提供距离、达到路径、剩余泊位、收费标准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