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12-05 阅读次数:】
优化城市停车管理工作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姑苏区按照市委主要领导近期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古城停车管理工作专题会要求,以“城市面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带动,持续在体制优化、资源挖潜、数字赋能等方面下功夫抓落实,全力以赴抓好停车管理年度工作收口和明年工作谋划,不断推动古城停车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是推动停车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特许经营,完成部门意见征求、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前期工作,加快推动特许经营实施方案审查;推进项目招采及协议签订,落实编制招标文件、项目采购、协议签订、特许经营转让价款支付等系列工作,确保2024年2月底前完成特许经营工作。同时,加强资源归集应用。加强与其他停车管理单位对接,继续推进姑苏区公共停车资源的归集运营;对需协调的停车资源罗列清单,初步考虑将委托第三方管理的公共停车场及部分对外服务属性较强的配建停车场,共75处国有(集体)收费停车场纳入先行归集范围,推动现有停车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是充分挖潜停车资源。结合姑苏区实际情况,量化泊位供给。一方面,结合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利用闲置地块等方式,强化停车泊位有效供给。同步加快重点街区停车设施建设,对十全街停车资源进行全面摸排,确定停车场产权、管理单位,研究制定停车场建设方案。另一方面,着重加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向周边居民错时开放力度,鼓励社会商业、办公、居住社区向社会开放,深入推动停车共享。2024年计划新增泊位1万个,开放共享停车场20处、泊位1500个。
三是强化停车技术应用。坚持数字赋能,在管理收费等多场景运用科技手段,多角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智慧停车平台功能升级,推动停车管理与互联网、物联网融合发展,持续增加平台资源规模、用户规模。进一步普及道路停车泊位智能化设备应用,推广无感支付、无人值守等应用场景,运用巡检车等停车技术作为补充,进一步提升道路停车智能化覆盖率。2024年计划完成25条道路智能化改造,30个公共停车场实现无感支付。
四是优化旅游换乘体系。结合游客流量规模,科学组织永久性、临时性换乘停车场布点设置,制定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差异化换乘方案,统筹好景区周边停车资源和外围换乘停车资源。充分运用好东汇公园、苏站路、平海公园(在建,预计2024年8月竣工)3处永久性换乘停车场,继续研究外围P+R停车场选址建设,提升游客停车换乘体验。
五是探索停车收费调价。由区发改部门牵头,积极对接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完善分区、分类、分时调节机制,探索制定姑苏区停车收费价格调整方案。综合考虑交通管理现状、社会公众舆情风险等因素,坚持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小步快走,加快推进完善本地居民、就医病患等民生停车价格优惠政策,稳步推进停车收费调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