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5-04-21 阅读次数:】
“八五”普法以来,苏州市姑苏区司法局聚焦法治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法治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切实推动居民法治素养提升。
一是打造各尽所能的普法队伍。围绕年度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结合各普法成员单位主要职能、既有阵地资源,按照“共性任务+个性目标”出台普法责任清单,落实“清单管理+流程跟踪+督查问效”闭环管理机制,每月定期跟踪共性任务落实情况,每年度就共性任务落实和个性目标达成情况开展普法责任制履职评议,推动普法责任落地见效。广泛吸纳专家学者、专业律师,组建讲师团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政策解读、法律宣讲、以案释法中的优势,提升普法专业度。以项目化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普法,近年来拨付专款,实施开展法治宣传相关公共法律服务项目52个,开展服务活动2495次,服务群众9万余人次,服务企业近3668家,切实推动法治宣传向基层延伸。
二是建设各展所长的普法阵地。深挖古城法治基因,以“法治号”游船串联白居易纪念苑、南社纪念馆等法治文化地标,打造山塘法治文化体验线路。整合胥江片区历史遗迹资源,开发“獬小薰法治游”主题线路,差异化设计亲子互动、党史研学等4条特色线路,实现法治教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平江古巷”法治文化示范街区,围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古巷内人居生活点缀法治元素,让法治元素融入苏式生活场景,各法治文旅路线已累计接待游客6000人次。联合普法成员单位,在重点普法对象频繁出入的地点建设符合其法治需求的法治文化阵地,其中,盘活新业态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等场所,建设10个“法韵行者普法驿站”和26个“法韵行者歇脚点”,配备法律指南、设置咨询窗口,定期开展“送法上门”服务。
三是开展各得其宜的普法活动。聚焦普法学法重点人群特征,靶向发力,针对性提升有关人群的学法用法能力。在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全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将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学习融入全区“干部能力提升大讲堂”“青干”“青苗”等主体培训班次,组织新任科职以上干部参加任前法律法规测试,实现任前100%参加法律法规测试。紧扣行政执法人员规范化建设,建立“年度轮训+专题培训+技能比武”,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培训全覆盖。推动企业普法宣讲与企业法治体检深度融合,将普法宣讲作为法治体检“看-访-查-宣-诊-治”六步走工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要求体检团结合企业体检结果开展个性化普法宣传,已服务企业500余家次,结合企业面临共性问题,制作并发放企业普法手册2000余册。
四是探索各具特色的普法模式。深耕传统文化沃土,将传统文化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推出"法曲律韵"昆曲普法、"指尖秀法"非遗传承等特色项目,创作法治昆曲、山歌、五谷画等作品300余件,让法治宣传更具苏式韵味。创新传播载体,发挥普法IP效应,设计“獬小薰”普法IP,开发“法治游”电子导游、手绘地图、文创周边等普法产品,围绕“獬小薰”IP开展“獬小薰学法课堂”“獬小薰法治漫画展”等专题普法活动,全面提升普法趣味性和传播力。构建新媒体普法矩阵,依托"幸福云守护"“天平直播”等平台开展直播普法,邀请法律专家在线解读热点案例,"屏对屏"互动答疑。精心制作《危险爱情》《未成年人侵权谁来担责》等法治微视频100余部,通过户外大屏、互联姑苏宣传平台等进行展播,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到“法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