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10-30 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监管能力,姑苏区消防安全专项机制办整合多方力量,协同开展作战,多举措推进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守护古城消防安全。
一是多方发力,全面整治。南京“2·23”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后,姑苏区第一时间排查出存在类似通风井、采光井的架空层小区13个,于3月8日全部完成实体墙分隔。区住建委针对惠宇华庭等8个含架空层的动迁安置小区计划增设简易喷淋,目前区级财政资金已落实,相关街道在立项或招标阶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姑苏区市场监管系统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督促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按规定配备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自行动开展以来,今年已摸排电动自行车销售和维修单位255家,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立案17件,罚没款12.23万元。区消防救援大队主动融入老旧小区改造、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工作,制定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定期报废回收、补贴政策和以旧换新等配套措施。下发《姑苏区电动自行车换电柜设置安全指南》,守牢模糊领域和新兴行业安全底线。
二是找准堵点,攻坚难点。针对居民使用环节的“充电难”,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制定《保护区、姑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排摸可建和已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及充电设施数量。通过城管、住建、应急和街道的多方推动,大力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今年以来,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309处,充电设施10524个。针对车辆销售环节的“改装易”,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改装等经营单位进行集中约谈,压紧压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已约谈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企业290家次。同时,与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加强协同联动,加大抽查检查力度。目前已完成抽样13批次,其中合格12批次,电动自行车头盔不合格1批次,已依法处理完毕。检查中发现1家企业销售伪造厂名的锂电池,已立案查处。
三是突出重点,打造亮点。街道联合物业服务企业在隐患突出小区安装智能梯控、AI识别等科技设备,有效治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的隐患,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安装科技设备643处。在彩虹新村、仲雅苑北区试点推广电动自行车电流检测设备,通过电流的特征信号分析,对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行为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违规充电行为。同时,利用曾经发生电动自行车自燃事故的现场,在苏锦街道锦荷苑小区地下车库设立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警示墙,打造可观、可感、深受震撼的实景教育场景,用触目惊心的案例警示教育周边停车及充电的居民,提升居民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