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12-12 阅读次数:】
全省法院扫黑除恶品牌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立足姑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特点,制定《深入推进“古街水巷平安行”扫黑除恶品牌创建工作方案》,召开专题党组会,成立工作组,研究、推进品牌创建工作,不断充实品牌内涵,提升品牌质量。以品牌创建活动为抓手,融合并提升扫黑除恶斗争以来的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之以恒贴近群众开展扫黑除恶宣传、发动工作,夯实群众基础,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开展,获得区委肯定与支持,相关经验被《法治日报》刊登,并在全省法院推广。
一、立足历史文化名城特点,找准品牌创建的目标定位
“古街水巷平安行”的品牌定位将姑苏古城特色与法院工作特点相融合,“古街水巷”蕴含姑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典型地域文化,小桥流水、白墙青瓦的城市印象,是姑苏风情之静、美,百姓安居乐业之所在;“平安行”体现姑苏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扫黑除恶斗争中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开展工作,守护社会稳定、百姓平安。
二、丰富品牌价值内涵外延,夯实扫黑除恶的群众基础
扫黑除恶斗争以来,姑苏法院根植群众、深入社区开展“古街水巷巡回审”“古街水巷零距离”等活动,宣传扫黑除恶斗争的重大意义及丰硕战果,相关工作获最高院官微、《新华日报》头版报道。“古街水巷零距离”入选苏州市2022年“无黑城市”建设示范项目。2023年又以品牌创建工作为契机,全院“一盘棋”扎实推进“古街水巷平安行”。创新开展“司法民意日”组织干警入社区、进网格、解民愁,实现辖区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宣传,以自制情景剧、口诀、讲解生动案例、汇编影视剧经典片段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开展法治普讲。设计“古街水巷平安行”LOGO,加深社区居民对品牌的辨识度和认可度。从“古街水巷巡回审”—“古街水巷零距离”—“古街水巷平安行”的品牌延续,让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到平安和谐就在身边,持续扩大“古街水巷平安行”的辐射效应。
三、紧扣扫黑除恶工作重心,推动打击与治理互融互促
坚持将扫黑除恶斗争与预防、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非法金融放贷等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乃至便民诉讼服务、社区矛盾化解工作相结合,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倾听群众声音、激发群众参与。以扫黑除恶宣传为基础,发挥全院各部门优势开展个性化工作。刑庭结合扫黑除恶的宣传与预防、打击非法集资、养老诈骗等工作,自编情景剧《陈阿姨的“夕阳劫”》入围全国法院第九届“金法槌”奖微视频大赛,并在中国法院网络电视台展播,公开开庭审理高息诱骗老年人预订“养老床位”案,参与全省集中宣判;速裁庭针对民间金融治理,选取典型案例进入社区巡回审判,帮助人民群众识别“套路贷”、远离高利贷;各部门主动加入社区综合治理群,打造“庭室+社区”“法官+社工”普法新路径,定期推送生动案例和风险提示,畅通面向群众常态化网络宣传新渠道。各项工作融合并进,以群众满意度促进提质增效,实现1+1>2的良好效果。2篇司法建议获评全市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优秀“三书一函”,加强“抖音”短视频审核职责、源头防范养老诈骗的建议,双双获评全省优秀司法建议。
四、聚焦区域特色重点行业,长期助力行业系统治理
以“古街水巷平安行”品牌创建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参与对具有姑苏特色的涉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该院巡回审判涉虚假导游证系列案件,以联系市旅游行业主管机关组织从业人员旁听、向国家级重点景区发送司法建议等方式,有效推进对“黑导游”“黑景点”等涉旅游行业乱象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以来,该院在平江街道办事处设立“旅游纠纷巡回审判点”的基础上,又与区消保委在平江街道观前社区合作打造共享法庭,定期挑选典型案例,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庭审,通过“巡回审判+共享法庭”双促并进,实现矛盾纠纷全流程一体化解;牵头市旅游产业协会、区公安分局、区教体文旅委等部门共建旅游纠纷联动解纷体系。“古街水巷平安行”活动开展以来,在区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姑苏法院进一步整合内外资源,与公安、检察院、区教体文旅委建立《强化涉旅游行业治理行刑衔接工作机制》,依法打击涉旅游行业违法犯罪,强化线索排摸,建立违法违规、犯罪线索双向移送机制;2023年根据举报线索,已依法打击涉旅游刑事犯罪案件2件。在巩固行业治理成果的同时,为创建更优、更美的姑苏旅游消费环境提供高质高效的司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