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01-11 阅读次数:】
“一老一小”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为营造安全、健康、人民满意的餐饮环境,根据省、市局有关部署和要求,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一老一小”食品安全领域持续发力,推动形成行业自律、监管联动、社会共治、数字赋能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
一、防隐患,安全检查规范化。根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及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总要求,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抓好“三类人”、管好“三件事”、健全“三本账”,并结合实际需求个性化定制《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依托“苏食安”平台做好自查整改,有力有效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当前辖区内143所学校食堂、2家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及43家养老机构100%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食品安全自查率和自查报告率均达100%。此外持续加大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及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从业人员知识培训和监督抽考力度。2023年9月份,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食品检验机构,面向包含学校和养老机构在内的集中用餐单位开展免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直播培训,总参与超2000人次,直播点赞人数达2.1万人次,取得热烈反响。通过线上培训,为从业人员答疑解惑,提高专技水平,进一步明确行业规范,深化责任意识,让食品安全长记于心。
二、强监管,治理模式高效化。一是紧盯开学季、中高考等特殊时间节点,全面开展针对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的全覆盖式现场检查及食品抽样检测,坚持用“大概率思维”防范“小概率事件”。2023年姑苏区市场监管局共计抽检学校食堂食品654批次,约占餐饮环节食品总抽检批次数的20%。二是多措并举提高监管效能。如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民卫局、教体文旅委等部门多次开展联合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此外,通过开展开学季“随机查餐厅”行动,邀请广大群众以直播的形式“云上参观”学校食堂,以社会监督助力食品安全监管。三是动态关注网络舆情,及时收集、核实反馈信息,做好线上线下联动,严查学校及周边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严厉打击以兜售保健品为目的的“健康讲座”,做到靶向出击,高效监管。四是持续发挥数字化对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的赋能作用,在全区范围内养老机构、学校及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手段,全力推进智能“阳光厨房”建设,确保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管理落地落实。当前辖区内所有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及养老机构均已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其中已建成智能“阳光厨房”学校40家,数字赋能稳步深入推进。
三、抓宣传,健康宣贯靶向化。着力加大科普宣传力度,重点面向老年人、学生及学生家长,通过科普宣讲小课堂、LED大屏投放、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针对老年人群体里多发的“保健品”安全事件、学校周边经营单位及流动摊贩售卖“三无食品”“五毛零食”等违规经营现象进行宣传,教老年人如何正确识别保健品消费陷阱,为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讲解,增强自身食品安全意识。另深入社区、养老机构及学校,开展“你送我检”“食品快检”等主题活动,提高全年龄段人群食品安全共治参与度及食品安全重视度。此外,结合“3.15”“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推动反食品浪费与食品安全教育的深度融合,开展反食品浪费专项宣传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如举办“儿童健康饮食,防止食品浪费”主题进学校宣讲活动,通过直观的图片、生动的宣讲、积极的互动将食品安全教育和反食品浪费教育内容相融合,引导学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的良好饮食习惯,教导学生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倡导者。
下一步,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突出“一老一小”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性,敢于、善于“腾笼换鸟”,不断创新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综合治理效能,推动社会共治落地落实,努力打造老少皆喜的食品安全“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