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07-27 阅读次数:】
近日,姑苏区首幢文控保建筑自主解危项目——松筠里1号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保护和传承文控保建筑提供了新的思路借鉴。松筠里1号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祥符寺巷松筠里民国建筑群内,是姑苏区文物登录点,为研究当地的民居建筑形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区住建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和“以学促干”的最新指示,发挥主动意识,精耕细作,为助力古城保护贡献住建力量。
一是主动发现问题,落实危房整治。2022年,区住建委联合属地街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区5万余幢既有建筑开展了全覆盖普查,共发现疑似严重损坏房屋626幢,形成全区隐患房屋底册,松筠里1号为其中之一。针对排查发现的疑似严重损坏房屋,区住建委制定《姑苏区疑似严重损坏房屋消险解危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隐患房屋整治工作。
二是主动联系沟通,探索解危思路。一方面,我委积极与房屋产权人沟通,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联合属地街道组织座谈会,告知产权人其房屋存在的隐患点,并向产权人发放危险房屋提示函以及危房鉴定告知书,同时为确保安全,须立即做好封闭管控,张贴警示标志。另一方面,松筠里1号为文控保建筑,针对文控保建筑的修缮加固有一套严格的流程。我委积极与区古保委、资规分局等相关部门沟通,探索适合文控保建筑解危的“姑苏路径”。
三是主动跟踪对接,推进项目落地。在松筠里1号的解危修缮过程中,区住建委积极做好服务角色,主动向房屋产权人提供技术指导,搭建沟通桥梁,在确保房屋危险消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房屋原有的风貌。目前,松筠里1号已完成设计方案专家评审工作,区住建委将持续做好跟踪对接,确保该项目能够正常推进并最终落地。
以危房解危为契机,我委将一直秉持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不断探索完善文控保建筑解危“姑苏路径”,以绣花功夫做好文控保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助力文控保建筑价值提升,实现对古城的保护性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