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01-11 阅读次数:】
一是“高校+”引领区域中小学科学教育新模式。区教体文旅委主动对接高校,促成高校与中小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研高校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模式,努力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赋能增效。2021年,虎丘教育集团与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达成合作意向,以“航空航天”为主要项目,构建科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集团学生全面发展。2022年9月,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学校挂牌为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实践基地,为科学教学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提供高位引领与学术支持。2023年,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主动对接上海复旦大学,学校课程研发团队问道复旦生命科学学院,启动“未来科学家之生命科学”课程开发工作。
二是“工作室+”开创区域中小学科技辅导新路径。2022年,区教体文旅委遴选杨明晔、张超、王苏明等3名骨干教师为领衔人,省内首创设立区级科技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并提供配套活动经费,加上江苏省杨军网络名师工作室,区域内现建有科技辅导类名师工作室4个。一年来,各工作室通过定期示范课、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工作论坛等形式,在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素养提升、学生科技竞赛辅导等方面有力促进了区域科技教育再上新台阶。
三是“协会+”注入区域青少年科技发展新动能。姑苏现有两个科技类协会服务青少年科技教育,一个是姑苏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协会,另一个是姑苏区模型运动协会。姑苏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协会致力于研究、探索、普及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理论与规律,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普及展示及科技活动,组织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学术研讨,动员、组织、协调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推动全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2023年10月,姑苏区成立模型运动协会,填补了姑苏区一直无区模型运动协会的空白,规范了区内模型运动的开展,普及提高姑苏区模型运动水平。
四是“场馆+”搭建区域青少年科学普及新平台。姑苏区科普资源丰富,场馆众多,54个区级科普场馆展教总面积逾3万平方米。姑苏区在青少年宫设立了姑苏区青少年科教实践基地,苏州市梓义实验小学校建成500平米的童趣“AI”课程中心,作为省级课程基地。除此之外,区内苏州市沧浪新城第四实验小学地质馆、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生物馆、苏州市金筑实验小学科技馆、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天文台均为姑苏区校内科普基地。姑苏区还将名师工作室的科创拓展点、少年宫的科技拓展点下沉到多所学校,每周末开设面向全区青少年的科创课程,保证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在全区范围内蓬勃发展。
“课程+”打造姑苏科技教育新样板。2019年,区教体文旅委联合区科协,组织专业团队研发区本课程,出版发行科普读物《伴我玩科学》。区域指导学校立足校情,将读物作为国家课程补充,用于课堂教学或社团活动。苏州市梓义实验小学校创生童趣“AI”科创特色课程,在研发《小小程序员》《科学伴我玩》《EV3机器人初级课程》三套课程资源读本基础上,依托姑苏区科协少儿科普项目,汇集区域科学教育力量,于2023年12月出版发行《童趣“AI”——机器人设计与编程》一书,为姑苏区各校实施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编程课程提供了可参考、可使用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