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1-08-23 阅读次数:】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在新时代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金字招牌,是我们全体沧浪人需肩负的时代重任。
担起时代重任,坚持守土尽责,做名城姑苏的先行者。沧浪街道围绕“一中心、两高地、一典范”总体定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把贯彻落实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1+11”方案作为今后五年的工作主线,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实施“百日攻坚计划”,全面开展“一年冲刺系列行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党建书记项目“七个一”“十红十优”工程。同时,坚持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建设一批亮点工程、落地一批重点项目、挖掘一批典型案例、完善一套制度规范、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拼命干,以主动担当的使命感、奋勇争先的进取心、高效务实的行动力,为苏州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最美窗口”作出应有的担当和贡献!
深掘文化底蕴,突出文化赋能,做文化姑苏的传承者。沧浪街道成功举办过17届世界级非遗端午民俗文化节,20届省级非遗古胥门元宵灯会,先后创作了“非遗三部曲”,实现省“五星工程奖”三连冠,原创文艺作品获奖次数在全市街道中首屈一指,有“文化沧浪”的美誉。今年街道将完成舞蹈《泊》等作品的创作,角逐新一轮群文奖项。同时,启动8个文化产业园的改造提升,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探索文商旅融合发展。发挥原按察使署、巡抚衙门等旧址,金狮“校园里”产业园,以及附近苏州中学、市工人文化宫等府学资源优势,吸引人才项目回流,打造苏州文教高地。着力把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凝聚力量、赋能发展、促进和谐的源泉。
坚持问题导向,发扬绣花精神,做名城姑苏的塑造者。沧浪街道将坚持用脚步丈量古城,常态化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按照“城市客厅”标准,持续巩固扩大综合整治工作成果,着力解决制约城市发展、影响古城形象的难点问题。综合运用“1344”工作法,全力推进征收搬迁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年内力争实现征收搬迁和安全生产挂牌隐患“双清零”。巩固“净美街巷”工作成效,继续加大拆违治乱力度,打造金狮河沿、道前社区等一批“无违建街巷、社区”。持续加快街巷环境治理、主次干道绿化提升、架空线落地等项目建设,发动多元主体参与“益起绿动”,建设“口袋公园”“小区花圃”,努力实现“开窗见绿、开门进园”,积极争创省级“宜居示范街区”。
带动多元主体,擦亮金字招牌,做古城更新的探索者。“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沧浪街道将凝聚、发挥多元主体力量,共同探索古城保护新路径。以道前32号街坊改造为重点,按照“外面看上去历史2500年,里面走进去体验2035年”的总体思路,加快古建老宅等资产活化利用,确保完成曹沧洲祠等名人故居布展运营、古建老宅招商任务。同步探索以街坊为单位的保护模式,发挥“益泉古井”“红盾管家”等行动支部的作用,调动第三方、志愿者的力量,共同保护古井、古街巷、古城墙、古驳岸。在此基础上,把辖区作为“5A级大景区”系统谋划、整体打造,擦亮最具江南特色、最富水乡风韵、最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名片,成为古城保护的鲜活样板。
(作者系盘门片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沧浪街道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