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1-08-23 阅读次数:】
古城是苏州最亮特色和最靓品牌。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最为经典的一个区域,“用优古城这一最大比较优势、独特战略资源”,就必须要深入研究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这一课题,直面文化挖掘、功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等系统性提升需求,解放思想、系统谋划、打通梗阻,做强做亮这块“试验田”,答好“我为姑苏发展做什么”之问。我们的思路是致力于“三个突出”——
突出精致典雅,擦亮古城文化“金名片”。把守正创新作为古城保护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前期清零22座古建老宅的基础上,增强征收队伍力量,加快推进征收搬迁,争取年内平江片区重点功能区一期项目搬迁率达90%,二期正式启动并完成100户居民搬迁,为发展腾挪空间。借鉴上海建业里、思南公馆等分类盘活案例,放大文旅·姑苏小院、东升里“右见文化”等项目效应,发展高端精品酒店、总部经济、文化产业、文商旅融合等业态,为发展积蓄动能。立足资源优势,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加快开展历史名人记忆延续项目,开发“有声平江·万巷更新”等文旅产品,策划城市更新、活化利用主题精品路线,深化“平江晒书节”等特色民俗节庆活动,为发展锦上添花。
突出修旧如旧,扮靓古城街景“新面貌”。把品质提升作为古城保护的突破点和加分点。今年以来,累计拆除各类违建670处、面积51077平方米,重点推进平江路两侧街巷及“毛细血管”破墙开门恢复、违法建设拆除,并配合“小微整改”行动进行拆后治理,沉疴顽疾得以清除。统筹推进“古巷新颜”、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推行“街巷长”责任制,组建十全护巷队,多方共促环境提升,净美常态得以保持。举办“百变旮旯”创意设计节,及时跟进丁香巷、大儒巷、中张家巷等特色街巷改造工程,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好、绿化小品优的“绣花式”治理标杆,整体风貌得以提升。
突出宜居宜业,增强古城服务“供给力”。把改善民生作为古城保护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比如,在重点功能区1号地块试点开放式街区引入万科物业管理,提供秩序维护、设施设备管理、安全防范、环境管理等5大类63项“管家式”服务,力图解决背街小巷、居民大院、零星楼宇管理问题。目前正探索制定《平江历史街区管理办法(暂行)》,以“政府适度放权、企业精准操盘、社会全面参与”为方向,打好长效管理“组合拳”。持续扩大古城智慧消防系统覆盖面,平江片区累计安装各类检测设备2490个,惠及716户居民,联动网格化管理,做到对火情“早发现、早预警、早通知、早救援”,筑好安全稳定“防护墙”。落实开展片区层面“社情民意联系日”,加快改造升级大儒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断优化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开好为民服务“直通车”。
(作者系平江街道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