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5-04-24 阅读次数:】
一是业委会组建全覆盖。聚焦推进业委会(物管会)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针对业委会成立难点堵点及矛盾纠纷,细化出台全区首个街道业委会成员人选把关操作指引等相关文件。2024年新组建业委会(物管会)41个,超额完成2024年度计划目标,累计成立71个,同步推动68个业委会(物管会)、27个物业项目成立党组织,业委会(物管会)党组织组建率从51.6%提高到97.2%,党员占比超半成,95名公职人员进入业委会(物管会),公职人员占比从7.7%提高到17.2%,逐步实现业委会建设“有法指引、有人指导、有力指挥”。
二是民生需求精准响应。鲜明为民服务的实干导向,结合“海棠红·幸福里”建设,推动阵地提优、服务提质、治理提效。幸福场景提档升级。发布悠悠内马路新就业群体一站式服务中心“双向奔赴”服务清单,新增打造吴门印象代驾小哥休息点、“叮咚”儿童微乐园等4处暖“新”驿站,依托日间照料中心打造小哥食堂4家,为新就业群体连续三年提供“一元爱心午餐”,惠及2000余人次;深化“骑士任务卡”积分兑换制度,新就业群体助力社区发现安全隐患35处、卫生死角68处。
三是政务服务集成供给。在南环片区打造“南环汇·惠南环”全科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被评为国家商务部认定的苏州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结合此项工作将政务服务触角延伸至生活圈,为居民提供触手可及公共服务,落实“三个标准化”建设,即人员标准化、事项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树立“15分钟政务服务圈”标杆。持续推进“南环汇”服务圈内政务事项、数据、流程标准化显示度,编制并公布一份工作流程办事指南,落实审批流程标准化,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
四是人社管家驻园服务。打造姑苏区首个建设在产业园里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次年在蓝989打造第2个产业园特色点位,同步成立产业园“人社管家服务队”,服务队由街道、社区两级人社服务专员、劳动监察网格队伍、产业园运营中心三支队伍力量组成,按照“挂钩包干”的方式定期走访结对企业,全力为企业提供用工招人、补贴申请、开办孵化等多维度服务,梳理形成4大类33项标准化的产业园服务清单。为10余家小微企业升级人力资源服务,为70余家小微企业提供用工体检。